(王雪媛、邱睿/文)2025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已圆满落幕,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聚焦在美丽的冰城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师生们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活动。其中,10位国际学生和2名辅导员老师在多个领域开展了志愿服务工作,他们的事迹受到了央视新闻、新华社等多家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这些师生们用专业的知识和满腔的热情书写了跨越国界的志愿篇章,为传播中国的良好形象、促进对外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下面,请跟随小编一起,感受国教院志愿者代表们的“亚冬奇遇”。
国际志愿者的亚冬会回忆:
央视新闻专访
CGTN专访
CGTN专访
CGTN专访
央视频专访
央视频专访
志愿者风采:
1.哈体院滑冰馆外联部礼宾专班志愿者
POLETAEVA VIKTORIIA 俄罗斯古丽娜热
作为一名留学生,能够成为哈尔滨亚冬会礼宾服务志愿者,我感到无比荣幸和珍惜。这次机会让我参与到如此大型的国际体育盛事中,不仅开阔了我的眼界,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奉献与责任的意义。
礼宾服务要求我们时刻保持专业和礼貌,这让我学会了在细节中展现尊重与责任感。无论是引导嘉宾、维护秩序,也能够作为颁奖仪式小小部分,我都感受到团队协作的力量。每一位志愿者的努力,都为亚冬会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尽管工作繁忙,但看到运动员们的拼搏和观众们的热情,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了动力。这次经历让我更加理解了奉献的意义,也让我收获了友谊与成长。亚冬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一次难忘的心灵洗礼,我将永远铭记这段珍贵的时光。
2.华旗饭店外联部NOC专班志愿者
U DIA SIN 俄罗斯 吴嘉馨
本次亚冬会,我担任的工作岗位是哈萨克斯坦NOC助理,主要工作职责是协调代表团在赛事期间的抵离、交通、住宿、物流、赛事信息等事务,作为翻译陪同代表团官员出行,带领华旗饭店运动员前往参加开闭幕式,协助央视记者采访副团长。
为期3周的NOC助理工作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与代表团的朝夕相处也让我对哈萨克斯坦有了不一样的了解和感受。从最初的“很高兴认识你”到最后的“非常感谢你的帮助”,这其中有很多精彩难忘的瞬间。我看到包括志愿者、代表团成员在内,大家都在互帮互助,为赛事顺利举行而努力。
这次志愿服务活动,我收获了成长、友谊和无数美好的回忆。这段经历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激励我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3.华旗饭店外联部NOC专班志愿者
Tikhonova Amina 俄罗斯 爱明娜
参与亚冬会成为一名志愿者给了我很多难忘的会议。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我对我活动非常感兴趣,沉浸在工作过程中非常有趣。在奥运会上做志愿者需要我的全力投入和参与。我觉得我是我们庞大的志愿者团队的一员,每个人都互相帮助,我们可爱的老师照顾我们。
我是土库曼斯坦代表团国家奥委会的助理。我的职责包括:翻译、协助运送运动员和代表团、提供日程信息、陪同代表团参加开幕式和闭幕式、通知代表团、在医院和医疗中心协助代表团、解决代表团的紧急问题等等。
这几周对我来说是一个新发现的时期。我开阔了视野,获得了宝贵的技能,并获得了许多难忘的情感。我很自豪能成为如此大规模和历史性活动的一部分,我将在余生中保留这些记忆。
4.开闭幕式场馆贵宾接待组志愿者
MUMTAZ ALI HASAN 巴基斯坦 阿里·哈森
当世界把目光投向哈尔滨,我们的城市变成了一个舞台,冰雪成为联系的象征。开幕式由沙晓岚导演,他的远见使“冬之梦,亚洲之恋”这一主题栩栩如生,这不仅仅是表演,而是由数**的双手编织而成的故事的挂毯。作为志愿者,我们经常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的灯光下不知疲倦地排练。但除了富丽堂皇之外,真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们建立的家庭。从培训的第一天起,我们这些志愿者——学生、专业人士、退休人员——就被共同的使命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引导运动员通过展览中心,确保无缝医疗支持,还是协调环保物流,为我们的场馆提供绿色能源。
5.雅旺斯酒店外联部NOC专班志愿者
SERGIENKO SOFIA 俄罗斯索 菲亚
这次在亚冬会的志愿者服务经历,真的是一次特别的收获!随着一天天的推进,每当看到代表团顺利完成行程,运动员们愉快地参与训练和比赛,都感到非常自豪。特别是遇到突发状况时,比如解决高铁票问题、协调交通和住宿安排,每次都能想出解决方案,并与其他部门工作人员顺利沟通,一通通电话构建出来的解决问题的路。最让我开心的是,能在团队中扮演桥梁的角色,看到大家的努力和协作,也能贡献出一份力量,度过充实的时间。特别感谢亚冬会给了我这个机会,能够参与这样的大型赛事服务,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成长。这段经历不仅让我获得了宝贵的经验,每个瞬间、每个挑战,成为了和大家一起共同的难忘记忆。
6.华旗饭店外联部语言服务志愿者
Munmun Ahmed Shanto 孟加拉 安灿
首先,我很高兴能参加第九届亚冬会,对我来说,这是我一生中最棒的经历之一。我非常感谢我的大学给了我参加亚运会志愿服务的机会。在亚运会上,我收获了很多好经验,也交了很多好朋友。我还有机会和一些外国选手合影。我还有机会接受中国一家电视台的采访,也就是 CGTN。有时下班后,我会在地铁站突然遇到一些朋友,他们也和我一起参加亚冬会,我们还会一起拍照。元宵节期间,我还收到了文化交流中心的一份礼物。所以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我真的很喜欢我的工作,也尽力帮助每一个需要我帮助的人。
7.华旗饭店外联部NOC专班志愿者
KOSHELEV KONSTANTIN 俄罗斯 科斯佳
作为亚冬会志愿者,我获得了宝贵的经验。我对解决现存的问题和问题很感兴趣。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我学会了在团队中工作,发展了沟通技巧,结交了新朋友,并能够观看我的团队成员的一些比赛。我从我的代表团那里得到了很多感谢,还接受了电视台的采访。尽管工作很辛苦,有时我们晚上十点以后回家,但我还是很高兴。来自不同国家的众多参与者使这次活动令人难忘。我很高兴能参加亚冬会,希望将来能再次有机会。
8.志愿者主管 辅导员王雪媛
在亚冬会的志愿服务之旅中,作为哈体院冰球馆志愿者的带队教师,我与哈工大的20名礼宾、语言服务志愿者们共同经历了难忘的时光。从前期的培训到岗位上的坚守,每一位同学都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与专业素养。他们用真诚的笑容和贴心的服务,为来自亚洲各地的运动员与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彰显了哈工大青年的风采。 这次经历不仅是一次志愿服务,更是对团队协作、沟通能力与国际视野的全方位锻炼。希望同学们将这段经历转化为持续奋进的动力,将志愿服务精神融入到学习与生活中,传递哈工大青年力量。
9.志愿者主管 辅导员卢静静
很荣幸能够作为志愿者主管助力第九届亚冬会,我工作的场馆是香格里拉酒店,主要带领83名大家庭助理岗位志愿者服务各代表团贵宾。在服务期间,我带领志愿者充分发挥英语专业语言优势,用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向各国代表团贵宾展示良好的中国形象、讲述中国故事,为亚冬会顺利举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扎根东北,看到龙江变得越来越好,看到哈尔滨越来越国际化,这是国际教育工作者都想看到的美好愿景。冰雪同梦,亚洲同心,让我们一起助力龙江越来越好!
亚冬会帷幕虽已落下,但国际教育学院国际学生们在赛场内外展现出的青春风采和友谊精神不会熄灭。未来,学院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国际学生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培养更多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人才,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邱睿
审核:赵文 赵异肖